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据材料“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0枚陶片由14人刻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A、B、D都与材料不符,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读下表《嘉兴历史地名变迁》,从中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忠君思想”与儒学的伦理道德有关;“孝”与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有关;“耕”与重农抑商的思想有关;“读”科举制有关,故B、C、D均正确,A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科举制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史实说明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4分)
(2)结合宋朝中枢机构的调整,说明“它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5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3)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皇权发展的趋势,概括其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2分,若具体答出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也可得2分。)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2分)
(2)“有变动”, 是指中枢机构有局部调整,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三司分掌军政、财政。(3分)“不能说建立” 是指无根本性变化,基本沿袭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架构。(2分)
(3)皇权空前加强;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2分)
本题解析:(1)结合秦的政治可知,秦朝在政治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央实行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仪制度地方上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从而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唐代主要是继承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结合宋代政治制度可知宋代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进一步削弱了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了君权,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进而加强了皇权,所以说现对于以前政治制度而言是有变动的,但究其本质来说还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延续,所以说不能说是建立。
(3)图片显示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加强,结合所学知识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实行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清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逐渐衰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科技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郡县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唐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宋代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清政治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资本主义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