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图)。对此,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4分)依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9分)
(2)有人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的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试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该观点形成的原因?(10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参考答案:(1) 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君权与相权的斗争(4分)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3分);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3分);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3分)。(共13分)
(2) 原因:?唐实施三省六部制,三省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议政,相权分散,既可集思广益,又便于皇帝的控制。(10分)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
影响: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能酌情给分)(8分)如易产生暴政,腐败;官僚主义;强化封建经济;文化专制,钳制思想,阻碍科技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和强大过程中,曾经直接推动战争的政策措施是
①普鲁士“铁血政策”?②日本“大陆政策”?③美国“门户开放”政策?④德国“施里芬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原因的能力。普鲁士“铁血政策”直接推动了普法战争的爆发,日本“大陆政策” 直接推动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德国“施里芬计划” 直接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只是要求在他国的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同等的权力,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
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
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键在
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补性
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
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
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秦始皇在位时,完成了统一,但他却征发繁重的徭役、制定严酷的刑罚,使人民生活不能安定,经济发展也没能达到繁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