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哪项推理不符合历史史实
A.汉初林养生息→社会经济发展→汉武帝时国力最强盛
B.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豪强地主建立田庄
C.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生产→“开元盛世”出现
D.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东汉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这一史实可知B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图二?中山装
A.由传统走向近代化
B.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C.由实用到时尚
D.由中国到西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服饰是长袍马褂,民国期间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再现了由中国传统服饰到近代服饰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勾勒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中国教育报》载:“六五”(1981---1985)计划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复关谈判推动中国人积极学习外语
B.改革开放使国人日益渴望了解世界
C.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复关谈判是在1986年,排除A项;根据题干说明“六五”期间兴起了出国热潮和学英语热,反映了国人了解世界的渴望,故答案选择B项。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出国的看法,“中外文化交流”、“教育体制”未在材料中体现,所以排除C、D项,
点评:关于现代中国的教育,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1)新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2)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原因;(3)联系教育发展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
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
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
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
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