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材料中的时间“1979年”,结合对联的内容反映的是农村的巨大变化,可知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A项。B项错误,旧中国这一提法不当,应该对应的是1949年以前;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D项说法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土地的公有性质。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4年8月22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百周年诞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他的讲话摘要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实的熟练掌握。①是十二大提出的,②是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 ]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
A.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
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D.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之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解决问题: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