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设立的专家组于2011年10月28日公布裁决报告说,欧盟反倾销税针对的对象是来自中国的皮鞋制品,其贸易惩罚措施针对一个国家,而不是企业个体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专家组还认为,欧盟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对中国制鞋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也是世贸规则所不允许的。这表明( )。
A.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B.世界贸易组织主要任务就是调解国际贸易纠纷
C.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
D.中国皮鞋进军欧盟市场的障碍已经完全消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中“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世贸规则所不允许的”等信息可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故选C项。A、D两项说法太过乐观,排除;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排除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一五计划”“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 ”“ 上山下乡”
C.“三大改造”“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互联网、国企改革与农村改革无关,故排除AC;合作社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时的产物,排除B。因此选D。
点评: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可以有效地运用排除法。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要考查什么知识点。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 )
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各自的影响,通过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则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都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最开始都是学习苏俄的,在革命问题上中国开始也是依据苏俄的道路走的是中心城市道路,但后来开始走自己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是由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在城市是异常强大的。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也是学习苏联的方式,结果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以后开始依据自己的国情搞经济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1) 材料一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2)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3)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确难以实现,在什么时间喜获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闭关锁国。目的: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
(2)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目的: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
(3)差异: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1990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