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 )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儒家思想引领学术潮流是在西汉以后;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下移;C项错误,只符合儒家思想;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并非百家争鸣造成的,而是在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后”,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在文革十年中取得的国防方面的成就,青藏铁路于1979年建成,1984年投入运营,后来进行改造,2007全线通车;大庆油田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十年时期取得的成就;三峡水利工程共分为三期,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历史17年,由此分析可知②④在改革开放以后,①③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96年,联合国大会终于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此的正确说明不包括
A.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重大进展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C.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做法失败
D.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台湾版教材有这样的表述:《道德经》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人类的智慧越高,知识越丰富,则痛苦和罪恶也就越大。下列哪一思想家的观点与其截然相悖
A.泰勒斯
B.普岁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思想的异同。从材料中可知,《道德经》认为知识越多罪恶越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两者正好相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共和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议会制
D.代议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