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班学生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和地位,不要穿与你身份及地位不符的衣服。”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根据天气冷热增减衣服。”丁生说:“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挺好吗?”他们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诸子百家某些学派的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B.道家、墨家、法家、儒家
C.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D.法家、墨家、道家、儒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和地位”说明是儒家主张;“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说明和组长节俭,属于墨家思想;“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说明是道家思想;“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是一种统一强制措施,属于法家思想,故本题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把量变引进数学,实现了数学转折的学者是
A.牛顿
B.笛卡尔
C.莱布尼茨
D.吉尔伯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主要考查数学科学家的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同一纬度的国家团结起来)、“一大片”(亚非拉地区国家团结起来)的外交思想。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有
A.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B.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废止
C.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D.不结盟运动首次声称不与美苏结盟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国
| 苏联
|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 反共的政策
|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 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 援助欧洲的计划
|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 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 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 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 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 联占领区成立
|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10分)
(2)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5分)
参考答案:
(1)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拼凑政治军事集团;制造国家分裂;发动局部战争;进行政治与经济控制。(10分)
(2)开展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加入世贸组织);推动新型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5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思路可以是分别概括美苏控制和支配别国的方式,然后再进行合并同类项,比如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与支持欧洲来控制欧洲,苏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来联合和控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两者合并即为:通过经济援助与联合的手段控制别国,诸如此类;
(2)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外交方针也根据新形势和国家建设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我们的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结合这些外交政策及实例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由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此后它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以日美关系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外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