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 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据当时记载,在许多城市的周围,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
|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
材料二
 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廉价卖车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的这些状况必然会引发什么问题?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判断题 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判断题 图片是历史的印象,能记载各个时期人的企望。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图2 (1)材料一两图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部分景象。图1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什么重大问题?(1分);图2表明,美国妇女满意政府为其提供社会保险。新政的这一举措有何影响?(2分)
 图3?图4 材料二 (2)导致材料二中苏联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由此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1分) 材料三:
 图5?图6 (3)上述图文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观察图5,这位老农真挚的笑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图6和全国妇联的调查,你是怎样看的?(2分)
5、判断题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举措体现罗斯福这一思想的是 [? ] A、整顿银行业 B、举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 D、复兴工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