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开辟新航路中的事件——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和C,而D项与此无关。所以答案选择为B。哥伦布环球航行证实了的地圆学说。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解析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官僚资本? ?③洋务经济 ?④民族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经济,①最早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③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④是在19世纪70年代产生②在20世纪20年代末产生。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上都能从材料中看出来;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影响: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资本条件;
(2)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3)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这样几点分析:一是“长期专制传统”,二是“革命专制循环”,三是“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四是“长治久安”。能够符合上述观点的只有英国,法国不符合三四点,美国不符合一二点,德国不符合第二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A.理论联系实践
B.提倡君主立宪
C.理论体系完备
D.西学同儒学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托古改制,借孔子的名义宣传变法,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著作有《孔子改制考》等,因此选D。
考点:康有为
点评: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理论特点: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必要性,为变法寻找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