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2、选择题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 ) |
3、选择题 徽学研究专家王廷元教授指出,由于商业经营是以信誉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所以徽商的义利观为他们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提供了保证。“它对于封建性的徽州商帮的发展,确曾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徽州商人向近代商人演变,则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他评论的是徽商
A.成为封建伦理教化的推护者
B.“贾名儒行”、“官商互济”经营理念的后果
C.未将商业资本转为产业资本
D.“重义轻利”等经营理念模式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4、综合题 (21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把从事工商业的人看成妨碍农战国策的形成的对象,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打击。农业有一个特点,用力最苦,而盈利少。老百姓看做买卖可以富家,做工匠可以糊口,出力少,获利多,所以他肯定选择逃避农业。而商人的流动性太大,导致人们不看重故土家园了,又怎能为国君守卫疆土呢?并且,更加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因为战乱时,商贾重利盘剥、操纵物价的本性,对社会矛盾的加剧起了兴风作浪的作用。
------周巩固《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人民版必修二
(1)概括材料中商鞅打击工商业者的理由。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古代历朝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7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2分)从国际背景分析此设想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与存在问题(8分)
5、选择题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特色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