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①三跪九叩?②长拜作揖?
③鞠躬?④握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民主共和精神的基本内含,这种精神应该是与封建的等级思想相对立的,体现出平等、自由的精神①三 跪九叩、②长拜作揖等表现都是与民主共和精神不相符的,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明末清初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民国初年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初年提倡人权
B.中国实现男女平等
C.性别歧视已经消失
D.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被称为历史上最典型的“罪己诏“。这一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贵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材料2? 1958年刘少奇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国内仍然存在着两个剥削阶级”。
材料3? 1982年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否正确?原因何在?
(2)材料2的观点较之材料1有何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3的观点是否正确?“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分别是指什么?举出“可能激化”的典型事例。?
参考答案:(1)正确。1953年土改完成,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
(2)从理论上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乃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文革发生。
(3)正确。国内的因素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国际的影响是指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建国后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组织材料,题目难度不大,与教材联系密
切,但对学生辨析史实和理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在辨析每则材料时,要放到每个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以能否推动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为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A.仁
B.礼
C.道
D.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