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04 07:25:5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中国从秦汉至清朝灭亡始终没有摆脱王朝更迭的简单循环的怪圈,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建立其上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大阻碍作用,答案选B,A C D三项是重要因素但非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小农经济·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漫长的时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1)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1分)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1分)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在商业化和货币化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贡德弗兰克在这两方面的观点正确。(3分) 材料三 军机处外景
 (3)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什么?(1分)这一机构设立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分) (4)依顺序回答,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些特征?(3分)
参考答案:(1)谁:董仲舒。(1分) 代表:儒家以外的其它各家学派。(1分) 现象: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2分。或: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2)商业化:宋代的市突破了原来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2分。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海外商业发展迅速) 货币化: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1分) (3)背景:西北军务的需要。(1分) 历史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1分) (4)特征: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经济发展,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3分,各1分。表达相同的意思即给相应的分)
本题解析:(1)从“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做出胜利手势的人应是董仲舒;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儒家以外其他百家的代表;漫画反映了儒家在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2)本小题主要考查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主要表现有: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海外商业贸易频繁,体现了商业化。货币化,主要史实是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本小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雍正皇帝设立军需房,后改为军机处。军机处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保密性强。是专制主义空前加强的标志。 (4)根据材料总结概括每段材料的主题即可。材料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材料二反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材料三主要体现了封建社会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把殿试作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使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科举制的掌握情况,这是北宋时科举制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说明中共主张在废除国民党与西方国家已经签订条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平等条约,这符合建国初期“另起炉灶” 外交方针的特征,所以答案选B,A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联合, C项主张废除中国近代史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项强调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黑格尔 材料二 “我们的宪法不抄袭邻国的宪法。我们不模仿别人,相反,却是别人的典范。我们的政府为大多数人而不为少数人谋利,这就是它被称为民主政体的原因。法律方面,所有个别情况不同的人都得到同样的公平对待。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在公众生活中获得擢升的人均具真才实学而非徒负虚名。有才干的人不容受其所属阶级影响;贫穷亦不至阻挡其前进道路。能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出身低微而受困阻。” ——伯里克利 材料三 古代西方绝大多数卓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演说家、政治家、艺术家,要么是雅典人,要么是长期生活在雅典的人。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黑格尔所说的“家园之感”?并说明古希腊独特的国家形态及其基本特征?(5分) (2)材料二中,伯里克利自豪言语的依据是什么?充分体现其依据的主要机构有哪些?(5分) (3)出现材料三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怎样的局限性?(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家园之感: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国家形态:城邦(1分)基本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分) (2)依据: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高度繁荣。(2分)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3分) (3)原因:雅典民主制,形成相对开放自由的氛围,促进了文化广泛深入的发展。(2分)局限性:雅典的民主制是成年男性公民有限的民主。(2分) (4)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和中央集权;古代雅典民主制则主要体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黑格尔所说的“家园之感”可以从古代希腊文明的历史影响这个角度作答。古希腊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希腊独特的国家形态是城邦,其特征可从城邦的概念分析出小国寡民,结合所学知识各城邦从建立之初就十分珍视独立自治。 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改革使得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时期、黄金时代所以才有材料二豪言壮语。第二问结合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可知能充分体现民主的政治机构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文化的繁荣,这主要得益于雅典的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素养培养,也形成宽松氛围,促进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繁荣。第二问依据材料四“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可知雅典的民主就其范围而言,仅仅是城邦里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奴隶、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都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第(4)题只需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两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可,难度较低。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部分,所以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特征从其公民直接参与政权可以分析出是人民主权的特点,从抽签选举可以分析出轮番而治的特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希腊·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