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是1871~ 1918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②是二战后在分区占领基础上,英法美三国控制的区域和苏联控制的区域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③是二战后形成的四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④是东欧剧变后,1990年重新完成统一的德国。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为苏、英两国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苏、英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1944年10~11月)
苏联在东欧的影响
| 丘吉尔与斯大林协定(10月9日)
| 莫洛托夫第一次修改意见(10月10日)
| 莫洛托夫第一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第二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第三个“一揽子计算”(具体时间不详)
| 莫洛托夫最后提议获得接受 (11月)
|
匈牙利
| 50
| 50%
| 75%
| 50%
| 75%
| 80%
|
南斯拉夫
| 50%
| 50%
| 75%
| 50%
| 60%
| 50%
|
保加利亚
| 75%
| 90%
| 75%
| 90%
| 75%
| 80%
|
罗马尼亚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希腊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注:莫洛托夫时任苏联外长
表中数据说明
A.军事实力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划分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格局由此奠定
C.苏英的妥协奠定了东欧的战后格局
D.大国强权政治决定弱小国家命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和英国就东欧势力范围进行了划分,在对东欧的一些国家的划分中,苏联和英国的协商的百分比多次发生变化,反映了两国之间进行了妥协,两国的妥协奠定了东欧的战后格局。故选C。A项错误,除了军事实力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决定东欧势力范围的因素,因为苏联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英国;B项错误,雅尔塔体系是划定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国的命运的问题。
点评:二战后期,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维护自身的安全成为了外交的重要目标。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和英国就苏联接壤的东欧和南欧地区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弱小国家的利益被大国强权政治所左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关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里根政府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
B.大力发展高科技是该计划的核心
C.拖垮苏联是该计划的核心
D.它标志着美苏争霸开始从地球转向太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准确掌握,联系教材可知,“星球大战”计划是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的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它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导弹防御系统,通过这种高技术为核心的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是其目的,分析选项,只有D项错误,答案为D。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这个概念是否能准确掌握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份某国电报称:“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的内部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和集体精神的任何一项有力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这段电报
A.推动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
B.导致美苏关系的迅速恶化
C.成为冷战政策的理论开端
D.实现英美两国的外交联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凡是解决我们自己……任何一项有力措施”,“都是……胜利”,突出强调了西方世界解决好自己内部问题和弊端,保持社会内部的健康与活力才能有效地遏制苏联,结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综合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段话针对的是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朝鲜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建国初周恩来总理在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时发表的声明,当时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并将第七船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注意题干中“邻人”一词,答案不难选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