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一费孝通
材料二?“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一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一《新华网》
材料四?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胡锦涛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一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一一《半月谈》2008年第15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下大同”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理想追求?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哪一革命纲领相似?
(2)材料二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试分析这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意义。
(3)材料四中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应该是他参加哪次会议的50周年庆祝活动?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4)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参考答案:39.
(1)儒家。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
(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反对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套政治蓝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万隆会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等。
(4)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凿。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和谐”的主要内涵和古今中外的一些和谐思想。第一、二、三问结合所学知识都可以回答。第四问内涵相对广泛,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和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项参加国际维和显然不是只在中国的周边;C项世贸组织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D项说法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并非中国发起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
点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巩固发展同发展国家的关系,既发展全球各地国家的外交关系,也更加注重中国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就体现这一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 ? ? ?④?中日建交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③是1955年;①是1971年;②是1972年2月;④中日1972年9月。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②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A.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B.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
C.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内容“索马里”海盗,及中国军队线路可以看出这是在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所以可以体现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选项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