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观点主要表明了作者
[? ]
A.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立场
B.只看到了表象,犯了历史循环论的错误
C.想表达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观点
D.揭示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都是我国传统史书编著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制度为中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区域性文明中心的衰落,此期出现了超大型的都邑——二里头遗址。地处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其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实际面积还要大于此。经过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等等。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材料二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和铜器中有一定数量的酒器,类别有孟、爵、犟、觚等,其中陶质酒器比较多见。
——王迅《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材料三 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导致我们对早期中国的纪年只能作粗略的把握。
——《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哪些方面的状况?如要全面认识这一阶段的社会状况,应该采用怎样的历史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为什么还没有定论?这说明历史研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宫殿建筑群的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高度集权,大量青铜器反映了手工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陶器和铜器中的酒器反映了农业的发达。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2)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重视史料的完整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同一姓氏下有不同分支(传芳、衍派等)。下列图片是闽南民居门首上常见的部分标记,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源自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
B.它们都反映了各自姓氏的发源地 ?
C.它们是研究人口迁移的重要史料 ?
D.“衍派”不同,姓氏一定也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