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到2006年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的内容,材料中显示的是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体现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没有体现出技术合作,A错误,中国实行的是不结盟运动B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经济外交C错误,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出现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20世纪60年代末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结盟的环境丧失
B.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改善了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C.邓小平同志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的科学判断成为国家层面的普遍共识
D.结盟与不结盟都只是表现形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仍然没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原因是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战争的威胁在日趋减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断扩大。邓小平同志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分析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苏争霸战略态势由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转变为美苏势力基本平衡的状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另一方的霸权主义。如果中国独立于两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第二,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须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打破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状态,必须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
D.改革开放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 ]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