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
A.意大利
B.日本
C.联邦德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
A.关贸总协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现了“一国两制”,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行有最高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所以C项符合题意,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点评:“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王充强调物质第一是唯物主张;朱熹强调意识思想第一性是唯心主张。二者的不同是世界观的不同。故选C。A项是C项的表现;B项错误,二者均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D项错误,材料均无法体现辩证法。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哲学,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明清进步思想家是对宋明理学的极端地方的纠正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建国后的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工商业
D.商品生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年,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中,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加快工业化速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选A。
点评: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