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
| 农业产值
| 粮
| 棉花
|
原计划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
| 2200万担
|
实际达到
| 比上年增长11.6%
| 3400亿
| 2400万担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述表格体现的是1962年我国农业产值增长与原计划相比都多,结合这个时间考虑,应该是因为在经济工作中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导致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物资紧张,人心恐慌。”上述现象应出现在
A.北伐战争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解放战争期间
D.清朝晚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金圆券贬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史实,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相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是一致的;B项是道家思想;A和D项是古希腊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下图为1953年江苏人口密度图。当时进行全国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

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准确依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 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说法错误,此时国民经济已经恢复; B.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符合题意;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和D.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准确依据,这与人口统计无太大关系;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三项标准推敲四个备选项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正确)二辨:是否与题干内容相关;(是否有关系)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关系是否密切) 在辨析中排除;过了一辨看二辨,过了二辨用三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今人研究中国古史,多有“传说时代”的观念,某学者说:“从现在的历史来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了狭义的历史时代。”此处所谓“狭义的历史”是指“信史”。这位学者的意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方法,请问这位学者以殷墟时代为“传说时代”与“信史”间之分野的理由何在?
A.因为中国文献中没有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故只有凭借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们才能得知商以前的历史
B.虽然中国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但学者认为必须配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证明为信史
C.中国的考古发现中最早文物出于殷墟,且历史研究的唯一根据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国的信史始自殷墟
D.中国文化渊源于殷商文化,在殷墟时代以前的历史多非中国文化,故不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为“二重证据法”,必须纸上史料与地下史料相对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