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 ]
A、《歌女红牡丹》

B、《定军山》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渔光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到1949年停刊。故A项说法错误。《渔光曲》是1934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该表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绝对主体
②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时期,中国人办的报刊出现高潮
③辛亥革命的胜利及清朝政权的垮台,报刊业空前繁荣
④中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广东省[广州深圳中山珠海惠州]2008届第二次六校联考,历史,26)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巨大挑战。下列不属于不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的是(?)?
A.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B.网络犯罪
C.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D.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网络污染”,环境污染不属于网络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王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作了详析的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他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6.多数家长和教师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请回答:(1)你如何认识中学生上网的影响?
(2)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对策?
参考答案:(1)①正面影响: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观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网络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网络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②负面影响:互联网内容的无序性和不可过滤性,极易引起青少年的思想混乱;互联网的隐蔽性,可能导致中学生道德品质滑坡;互联网的虚拟性,易造成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2)提出的对策或建议:
首先:要重视互联网对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迎接这一挑战。
其次:必须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上网者对大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可以在德育课中增加网络操作“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其三:细心观察,取得家长配合,及早避免和矫正“网络成瘾症”。
本题解析: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注意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