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请观察下列图片,这一图片反映的史学研究方法是

A.史料整理
B.问题形成
C.第一手史料
D.历史解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C.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A项材料没有明确体现思想的解放;C项中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在28年前后的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体现;D项中“新”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1)削弱地方强中央,说白了就是地方官没实力中央有实力,显而易见。(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秦始皇设丞相辅助朝政,宰相一家独大,但是从唐朝开始,分宰相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个相权削弱了,有规定六部决议一律由皇帝最后审核。这就是削相强皇权。(3)对边疆的管理!!秦始皇一开始不管,到了清朝设理藩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4)强化对官吏的监视,明朝锦衣卫 东西厂的设置,是这一趋势达到顶峰,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哪些报刊为争夺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 )
①《红色中华报》?②《新华日报》③《解放日报》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控制下的报纸,因此不可能为革命胜利发挥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
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