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奇唱歌来怪唱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要用架板车拖。”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人民公社化
B.“大跃进”运动
C.三年经济困难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年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 ]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
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村民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 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现在,他们却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倡导者,还说“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可见小岗村将土地重新集中,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的这一做法
①就是把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经济?②是对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变革?
③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④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 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城市居民由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到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是我国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政策调整决定的,故选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所以排除掉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
①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②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③承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上海、上世纪即20世纪。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表“上海公报”。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是在21世纪,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在21世纪。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在19世纪。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