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材料五?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六?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七?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指出其所代表的学派并简要概括材料观点。(4分)
(2)材料五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
(3)据材料六、七和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贯通事理途径有何差异。(4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2分)
参考答案:(12分)
(1)学派及观点:材料一墨家,主张兼爱非功;材料二儒家,主张民贵君轻;
材料三道家,主张对立统一;材料四法家,主张依时而变。(4分)
(2)内涵:儒家伦理道德;(1分)
关系:对立。(1分)
(3)差异:程、朱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2分)
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心中良知。(2分)
(4)可取的:①责任意识,鼓舞胸怀天下。
②崇尚道德,强调自我约束。(任一点给1分)
不可取:①纲常严苛,维系专制统治;
②压制欲求,轻视个体权利;(任一点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董仲舒的思想评论不正确的是(?)
A.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是专制主义的表现
B.突出儒家主导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体主要考查对“天人感应”学说历史作用的理解。“天人感应”一方面强化了皇权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又借神对皇权有了一定的约束。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
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D.中国成功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清政府面临两难选择:不改必亡,改则助亡!体现“改则助亡”的历史事件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C.宣布“铁路国有”
D.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主观目的是抵制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促进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
B.中山装
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
D.夹克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军装式样的服装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战争与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