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于这种价格“双轨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B.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C.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生存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此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包含:
①决策者的失误 ②连年自然灾害 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恶劣的国际环境?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两枚,表现了两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

开国大典?改革开放
①江西 ②安徽 ③广东 ④四川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安徽和四川,广东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因此要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邮戳,应该到安徽、四川和广东。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最先开始的地方是四川和安徽。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创刊于1949年的《厦门日报》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1978年报道的新闻中有可能涉及( ?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