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分封制是等级森严的制度,分封制是层层分封,每—个封君对于上级称臣的制度,所以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封制度”这一个制度才具备“王室的属下、宝塔式的几级封君、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的特征,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其实本题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哪一朝代出现了地方上节度使实力很强,导致藩镇割据的现象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玄宗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设置节度使。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地图的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中“行省”可以看出应是指元朝时期,因为实行行省制度,A位于元朝首都大度一带,属于京畿地区,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等京畿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造成中国长期经济的落后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所以D正确,ABC不是根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其中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和中国古代都是通过立法和决议的方式来加强环境的保护作用的所以C正确,B没有谈到国际合作D错误A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