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灾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自岳麓版《必修1》
材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取得应急抢险抗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开始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财政在已经于春节前安排第二笔17.5亿元的冬春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前几天又对1 0个重灾省份下拨了专门增加的3.4亿元春荒救助资金。同时,春节前还下拨了7.1亿元的重灾省份城乡低保群众人均补助,城市l5元、农村l0元的临时补贴,连续补贴三个月。中央政府官员李立国说,在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上,各地还普遍制定减免行政收费等措施,发挥农民自建房屋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恢复重建主体地位。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在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
(4)综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做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利益和社会保险。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3)措施:中央拨款救助灾区;确保低保群众生活补助;减免行政收费;安置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恢复重建民房。
(4)关注民生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政府救灾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到民生、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属于高考的热点问题,注意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时候注意要把具体措施是怎样体现“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的方面答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目前,美国政府以向金融机构注资获得其股份的方式来抵御金融危机,有人戏称“USA”应改称“USSA”。其中新增的“S”指
A.State(联邦)
B.Socialist(社会主义的)
C.Scviet(苏维埃)
D.Science(科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导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石油价格的提升
B.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C.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①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②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
③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
④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里根、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
A.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B.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倡导自由放任
D.大力发展“新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