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2月15日,中国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通航、通邮、通商)。最早提出“三通”的是
[? ]
A.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C.1992年“九二共识”
D.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最早提出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载入宪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66——1976年,十年动乱。^造**派夺权。人民代表大会停开,公检法陷入瘫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6年,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请回答:
(1)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三个阶段的基本内容、阶段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基本内容和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内容是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阶段特征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初创。第二阶段,“文革”时期。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阶段特征是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遇到严重挫折。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内容是完善了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阶段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完善。
(2)实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向迈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