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5年西德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个主义,除苏联外,联邦德国拒不承认或终止承认那些承认东德政权的政府。……?这个不承认政策不是基于法律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如果认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动机是法律上的形式主义,那将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歪曲。?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材料二?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政府的政策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几个世纪来,德国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我们正在努力重建这个遭到破坏的桥梁,把它建得更好,更牢固,更可靠。?
?——《维利?勃兰特关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论述》(1969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东方政策是对“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东方政策提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任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新东方政策旨在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外交关系,并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
(2)背景:国际形势相对缓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联邦德国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是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从纽约港驶出的开往中国的美国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返航时,满载茶叶、棉布、瓷器、丝等货物。这次首航投资是12万美元,利润率高达25%,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垄断被打破,中美之间航线被打通。此后,美国掀起了第一次对华“贸易热”。早期对华贸易,对美国摆脱大西洋贸易面临的窘境,促进东部商业城市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分析(到鸦片战争)这六十年的变化却更富有意义。?
——摘编自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后号”来华6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地位各自发生的重要变化,说明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9月告诉一位顾问说:“美国未来的海外利益将在西半球和太平洋。”他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有赖于加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它将取代日本作为这个地区的稳定力量。华盛顿官员相信,通过与蒋介石合作,不仅中国的巨大市场可以被开发出来,其他亚洲国家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市场。为数多达十亿的亚洲消费者将对避免另一场经济危机大有助益。?
——摘编自(美)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意图,并分析美国这一政策的最终结局对1949年后的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的总量都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经贸关系仍主要服务于美国外交和战略上的考虑。冷战结束后,美国工商界担心欧洲和日本利用中美关系的紧张在华谋求不公平的商业利益,逐渐把中美商务关系置于两国关系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叶蔚然《关门前的谈判——中国复关、入世台前幕后》
(3)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前后,中美经贸关系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据图,指出中美两国在中国“复关”问题上的最大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美国从经济依附地位走向独立富强(或:美国逐步崛起为新兴工业强国);中国从独立的经济地位开始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或: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政策因素: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2)政策:扶持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扶蒋反共)。意图:着眼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利用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作为维护地区稳定的力量;通过与蒋介石政权合作,开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庞大亚洲市场,避免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以失败告终,造成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紧张对抗。
(3)变化:冷战结束前,美国对华经贸主要服务于外交和战略上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渐把双边经贸置于两国关系的核心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