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得一败涂地,以致民怨沸腾。人们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而矛盾焦点直指该国最棘手的问题。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
A.明治维新
B.农奴制改革
C.洋务运动
D.南北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由于落后的农奴制度,俄国最终失败,战争的失败不仅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更加剧了国内的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之克里米亚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 ? )
A.空前发展
B.危机四伏
C.正式确立
D.已经崩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
【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3分)(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3分)
(3)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分)
参考答案:
(1)同: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1分)
异: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2分)
(2)方案:二一九法令;(1分)
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任答2点,给2分)(3)甲午中日战争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戊戌变法;(2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证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2 分)(其他合理说法亦可赋分)
本题解析:(1)相同点依据材料一中“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和材料二中“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的信息可归纳出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不同点依据材料一、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前者因争霸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而引起。
(2)第一小问结合俄国农奴制的相关知识可归纳出二一九法令;第二小问联系明治维新的措施来分析即可。(3)抓住题干的观点,联系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如甲午中日战争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戊戌变法,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证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对克里米亚战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具有明显缺陷的是
[? ]
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
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
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改革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这次改革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改革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