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与以往探索救国道路不同,国民革命的最大特点是
A.高举反封建的旗帜
B.取得革命初步胜利
C.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
A.《诗》
B.《春秋》
C.《乐》
D.《论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罗斯福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当选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现象”与“结论”。“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结论”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一般指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选项中“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当选”、“实施……经济政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国家建设”都是现象的表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交换货物,扩大知识”,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是世界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在明清一直推行;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新航路开辟以后,对世界、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世界而言,世界开始由分散独立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但是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却带来了巨大地灾难。学生应该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雕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城依托市发展,由唐代受市坊分开的限制到宋代打破市坊限制的新型城市,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政治功能占主导的城市向商业职能为主的城市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A、C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职能的转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