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编户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国古代商周中央政府并不能向农民直接征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故选C。A项是对户籍进行核查进而征税的制度;B项是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D项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成立的标志
A.贝尔格莱德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教材所学,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慕尼黑会议是二战爆发前的一次宰割捷克的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开罗会议分别是在二战后期举行的战后惩治德、日法西斯和敦促日本投降的会议,与题干无关,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为俄国采用的农奴制改革,和德国采取的王朝战争,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专制传统较为浓厚,而英美则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封建因素被大部分扫清,尤其是美国,根本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民主氛围更加浓厚。
由此可见,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说明作者重视道德的作用和重要价值,这与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相符,所以答案选B,A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忽视道德的影响,C D两项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甲午战争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对宪法的态度有何变化,并指出甲午战争前态度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民主宪政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由甲午战前很少了解宪法到战后明确提出立宪。(3分)
原因:甲午战前封建君主专制强化;(2分)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等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很难发展;(2分)由于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而宪法约束君主权力,不易被人们接受,宪法较抽象也不易被人们理解。(2分)
(2)意义: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为中国实行民主宪政提供了政治理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孙中山等颁布《临时约法》,以立法形式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在甲午战争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概括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晚清时期政治统治、经济发展以及思想僵化等角度去归结答案。第(2)中依据材料一二结合第一小问内容从戊戌变法以及《临时约法》对反封建以及思想解放角度综合归纳,戊戌变法视角君主立宪的提出对民主宪政作用,辛亥革命从《临时约法》对民主共和作用角度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