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 ]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航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不重视
B.列强的联手压价和排挤
C.中国科技落后
D.发展航运业利润不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但是列强为了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因此选B。
点评:中国近代交通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开始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发展缓慢。(3)从地域看,近代铁路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4)从作用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4)综上所述,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经济立法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由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4)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题解析:(1)此题两小问,材料一中选取的文字出现的三宗罪无论是谋反、谋大逆还是谋叛,都是针对于所谓的“国家”,密切关系到上层统治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罪的惩罚力度很大,皆处斩。由此便能自然而然概括出其维护君主专制的本质。(2)材料前段列举的设计领域五个,考生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至于第二个特点可能容易忽略。(3)根据材料出处的时间(一般材料的出处都对解题有帮助)可知是“文革”刚结束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那么第二小问的背景就可以轻松可知。第三小问则是改革开放那个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属于基础再现认知。(4)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书中的叙述较多,照葫芦画瓢,经过几年的历史学习,模仿性地概括出“关系”应该是可以的。
点评:古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明显的不同。古代的法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是为君主的统治服务的;近现代的法治建设是体现的人治到法治转变的趋势,体现了人民主权,是民主的体现,也是民主的保障。需要进一步掌握的知识是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是相互推动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时并存的是匈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孝文帝改革政治制度曾仿照南朝齐制定官制礼仪;南宋建国,向契丹进攻,意图夺取燕云十六州,惨败。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与事实不符,近代史上自然经济始终存在,其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D无从体现;结合所学知识,1918年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势力卷土重来,因此选C
点评:历史学科“图表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片、图表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是以历史图片、数据的形式来“图说历史”的一种重要形式。该题型情景新、信息量大,可考查问题多、角度多,比纯文字表达更具有说服力,易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更能够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同时,能深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和创造性认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