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政体是新民主主义性质,权利、义务都是人民所享有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而且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C。
点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为德国杂志一幅漫画:《马克的葬礼》。有人献花、有人心事重重、有人无可奈何、也有人悲痛欲绝……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漫画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
②漫画反映了东德人对自己被并入西德的担忧
③漫画反映了德国马克将退出流通领域的事实
④漫画反映了德国面临经济区域化发展做出的选择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漫画《马克的葬礼》出现的历史背景是: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加强,欧盟诞生了单一的货币——欧元,德国货币马克即将推出流通领域。这幅漫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②不符合史实,故选B。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主要建立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集团。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各经济区域集团合作方式多样,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经济区域化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中国传统信函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礼貌用语。称呼对方的母亲的用词是(?)
A.令尊
B.家严
C.家慈
D.令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高考——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中的哪部分内容?(1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

(4)图1所示的文献是在由哪一机构颁布的?(1分)图2所示的文
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
参考答案:(13分)
(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3分)
(2)万民法。(1分)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3)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1954年,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B.元素周期律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明的是“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因此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