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市场上的银价时涨时落,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影响,……1934年美国宣布实施《白银法案》,授权其财政部可以高价购买国外白银,从而造成中国大批白银外流。……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心恐慌,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白银挤兑风潮,造成不少银行停业或倒闭。……商业的不景气,自然牵连到工业不景气,仅上海一地,1935年就有238家工厂倒闭。1934年10月,为彻底解决因银本位制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国民政府决定实施法币改革,彻底废除银本位制。……对国民政府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地方上的货币发行权被取消,白银又被收归国有,其财政上不得不更加依附于中央,各省之间的货币、市场的统一,商品交换、经济交流更加密切,无形中加强了全国经济、政治、思想的实质的统一,也有利于对付日本大规模军事入侵。
——《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杨奎松著
(1)据材料,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1)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市场银价大幅涨落,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美国白银法案的冲击,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不断加剧。(6分)
(2)意义:货币改革有利于金融的现代化;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经济的发展;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有利于国家统一,为抗战做了准备。(9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在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市场上的银价时涨时落,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影响”“1934年美国宣布实施《白银法案》,授权其财政部可以高价购买国外白银,从而造成中国大批白银外流”“也有利于对付日本大规模军事入侵”, 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信息“地方上的货币发行权被取消,白银又被收归国有,其财政上不得不更加依附于中央,各省之间的货币、市场的统一,商品交换、经济交流更加密切,无形中加强了全国经济、政治、思想的实质的统一,也有利于对付日本大规模军事入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A.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迅速发展生产的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的存在表现
C.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
D.是属于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中最常见的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由此可知
A.苏联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缺乏诚意
B.中国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C.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攻击,中苏关系日益恶化
D.中国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要求苏联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表现出应有的诚意;BD无从体现,C时间不符,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已经日益恶化,因此选A.
点评:新中国外交部分要关注新中国推行的重大外交政策和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材料中“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正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的表现。故选B。
点评:“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之前的称谓“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自由中国”有“两个中国”并立之嫌疑;后来的称谓“中共政权”和“中华民国”表明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