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5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10分)
(2)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5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
(2)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其次,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再次,战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美·威尔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可知①出现在1914年8月,格雷目睹德国大使对法国总理宣读宣战声明;②出自1897年德国外长皮洛夫宣言;③1919年,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发表了上述言论;④1916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上述参战宣言,所以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答案选C。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科技飞速进步,飞机、坦克、新式枪炮等投入战争。其影响是
①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②使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残酷?③使“闪电战”成为世界大战的主导战术?④直接导致战争变成世界性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两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图?
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

图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

请回答:
(1)结合图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各主要成员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一和图二比较可以看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何明显变化?(至少指出4处)并简要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这些欧洲国家版图的变化,谈谈你对一战后新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协约国集团主要是由英国、法国、俄国等国组成。同盟国主要是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组成。
(2)明显的变化有: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是原来统治这些地区的帝国遭到大战打击二垮台;二是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协约国通过对战败的同盟国进行制裁,重新划分欧洲国家版图而形成的。
(3)这次欧洲版图的变化,是建立在对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家宰割的基础之上的,维护了英法等国在欧洲的霸权。但同时也使一些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也使欧洲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朱可夫元帅回忆:“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同样的意义”是指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苏盟军对德国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D.都是蒙哥马利指挥取胜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非洲战场战局的转折点,因此“同样的意义”是指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故此题选C项
考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
点评:二战中几次重要战役对战局的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反法西斯战争也露出了胜利的曙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