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A.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叙述,之所以是半球化是因为当时存在着美苏两极格局,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两极格局解体后全球化加快,所以 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长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这话表明他
A.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B.否定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观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制造舆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列奖状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实事求是,注重科学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大炼钢铁,遵循规律
D.“左”倾浮夸,急于求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工业生产的冒进行动受到嘉奖,大跃进的发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左”倾浮夸,急于求成的思想观念造成的,它严重违反了经济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不会推动生产的发展还会破坏原有的生产成果,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上述史实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宏观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和解释历史是考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某校历史研究会的小赵同学,根据新中国建立至今经济建设的历程,画出了下图。

请回答:(5分)
1)根据上图,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建国后的60年中间,曾在某一时期出现过明显的曲折。请你用一、二句概括精练的语句,指明造成这一种曲折的最主要原因。并举两个史实,具体说明。(3 分)
2)这一曲折经历,给了中国人民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
史实: 以“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指导当时的经济工作,片面追求高速度。发动文革,造成十年动乱。 (答其他史实:例如反右扩大化、反右倾斗争也可) (3 分)?
2)启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健全党内民主制是推动经济前进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