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官国俱乐部”的八国集目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峁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田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a在全球重太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避渐成为垒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6分)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主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2分)背景: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6分)
(2)变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原因: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爆发其破坏性空前增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以八国峰会为切入点,实际是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为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当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世界格局,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提供主要限制条件是: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道德力量、万隆会议、和平共处原则。依据材料限制的条件ABC就可以排除掉了。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最符合题目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的对外政策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得到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一所述政策的变化,美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20世纪70年代我国所处外交环境的变化,分析中央作出对外开放决策的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3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外交举措?(4分)
参考答案:(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分)
(2)原因:中日、中美正式建交,打破外交僵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1分)
调整: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分)
(3)特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1分)
举措:与各大国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为“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所处外交环境的变化,如:中日、中美正式建交,打破外交僵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第三题,由“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可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作出了巨大的调,如:与各大国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新兴势力的崛起?⑤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本历史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7年马歇尔发表声明,“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行到我们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即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爱的同意。”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
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
D.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行到我们的援助。”“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说明该计划加速欧洲国家的分裂,故本题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