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下面表格中数据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1990—1993 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 亿美元)

A.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形成
B.发达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最大赢家
C.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无足轻重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经济全球化。从表中看出1990—1993 年中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1918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到迅速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西方正是在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这个夹缝中,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选C。A项是在1895年;B项说的是现象;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和衰落萎缩时期等都是重点。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这样一个场景:1954年,百草厅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完全为工人所有
B.排除了资本家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公私共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之前,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在改造后生产资料由于和平赎买政策变成了公有制,所有才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选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人”反映的是封建等级思想,“先生”体现的是平等精神。礼仪革新反映的本质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高考试题往往从纵向上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重点关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等五个历史阶段。同时,高考非选择题往往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中寻找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复习备考应重视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在重视专题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通史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在何城市??。
参考答案:哈尔滨
本题解析:1926年6月1日,在东北地方政府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