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礼?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华? 独领风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错在“戏剧之祖”;C项错在“元末初创”;D项错在“康乾京化”。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道路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民报 》
C.《新青年》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故选D。A项不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BC项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国的国情。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反围剿斗争、长征、遵义会议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B.公田的大量抛荒
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D.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实际上是反映了生产关系的转变,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当时生产力显著提高的主要标志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因此选A。
考点:古代土地制度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型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察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最初的戏曲是
A.杂剧
B.诸宫调
C.元杂剧
D.南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据《宋史》记载;“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辽界灾荒严重,不断到宋境籴粮,雄州一次出官仓2万石,贱价以粜。”此种贸易属于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榷场贸易
D.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