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04 09:30:5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目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大意是,外国本来没有盐硝、火药、铳炮器具,后来因为中外有接济往来,私自教授,将这些器具带至境外 …… 如果现在公开允许贸易往来,火铳、火药公开交易,使外国得到了这些器具,对中国构成威胁。据此,本材料反映的思想是主张实行海禁。故选A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2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为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3)据材料三,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及原因。(4分)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2分) 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3分) (2)新变化:①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②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主等早期“资本家”。(3分) 特点:发展缓慢(2分) 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任答两点4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4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任答两点4分) 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2分) (4)主要原因:计划经济。(2分)
本题解析:(1)特点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三个要点,注意划分材料层次,从“但它毕 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 度和深度”“ 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的信息来概括 即可。 (2)第一小问新变化依据材料二来归纳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3个要点,从“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 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 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 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知识来归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特点,可归纳出发展缓慢;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制度、政 策等角度来分析,可得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来概括即可,原因可从 材料三中“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 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由于有了较为长 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优势可从 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说服力等角度来思考分析。 (4)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分析出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 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代坊市制度的破除极大地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史实不难发现①说法不符合宋代特征,它是坊市制度的破初之前的特点,②③④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代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信息时代与蒸汽、电气时代经济发展最大的不同是
A.资源消耗低
B.高新技术多
C.人才素质高
D.成本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北京青年报》信息:中国古代的文献里从来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沿途客商皆是根据马粪和枯骨为路标进行探险式穿越。当年唐僧在此进行生死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A.丝绸、青瓷
B.纸张、铁犁
C.青花瓷、活字印刷佛经
D.土耳其地毯、吐鲁番坎儿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时间型的选择题。唐僧生活在唐朝时期,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元朝,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所以C项唐僧无法看到。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还可以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