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分封制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之外的地区和人口分封诸侯,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也有功臣、姻亲和殷商旧族。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出征,参与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古代官职中,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有(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不是监察官员,枢密使负责地方军事,也不是监察官员,②④不符合题意要求,①③两项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法定的监察官员,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的,本质上是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手段,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的腐败,对现今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借鉴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
A.权威观点
B.文献记载
C.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第一手史料的价值较高;A. 权威观点D. 民间传说,都属于第二手史料;B. 文献记载和C. 考古发现,两者相比较而言,考古发现更直接,更有说服力。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汉字的演变
点评: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档案、家谱、日记等。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如遗址、家具、旧照片等。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资料)如神话、民谣、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按学术价值分类:
分类
含义
学术价值
第一手
史料
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记录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
史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油、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 。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三 回纥人的服饰在唐朝广大人民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有一段时期,回纥衣装成为社会的流行服。中唐诗人元稹在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唐朝宫廷妇女喜好在脸上化装着日月形膏痣,耳上带着耳坠,这也是吐蕃妇女原有风俗。
——张岱年、季羡林《中国全史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德意志帝国君主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