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 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 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 新增资本 /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 500
| 16.7
| 750
|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2、判断题 (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
——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1)材料一为何时成立的何组织的标志?中国何时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的?(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与弊。(4分)
3、判断题 2011年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指出,今年我国吸引外资将继续平稳增长,预计增速达10%以上。外资的引进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这主要得益于
[? ]
A.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流动的国际化
C.美国大量投资中国市场
D.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
4、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②非洲?③大洋洲 ?④美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