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30年来,“八二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982年宪法规定①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②恢复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④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⑤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8分)
“八二年宪法”颁行30年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3年
|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
1999年
|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4年
| (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
(2)阅读上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8分)
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2分)成果: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和机构(2分);加强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2分);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2分)
(2)关键词(1分)史实(4分)阐释(3分)
本题解析:
(1)1982年宪法是在文革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的指导下制定的,为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2)类似问题无具体的答案,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清题意,把握题目中时间概念涉及的事件覆盖了哪些朝代,国家或地区。第二,弄清求答内容涉及的是背景、内容、影响,或者是政治、经济、民族、国防关系、思想科技文化等哪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第三,明确该题解题要求是属于比较、分析、论证、叙述等。第四,回归教材,纵向或横向的梳理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进行整理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济宁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这块土地哺育了孔子、孟子、曾子等众多儒学大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
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格,不能因为出身的背景的不同而成为有无享受受教育的依据,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思想主旨。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创私学,打破了教育为贵族所垄断的现实;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是精华;③“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传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②中“令洋人为之汗颜”表述不实,④表述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混淆了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故排除这两个。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观点为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知行合一
D.进学则在致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中观点为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材料中 “携手并进”的含义是
A.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
B.生产经验推动技术进步
C.垄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丁业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使得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