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提倡“仁”和“礼”,发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和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史相违背的,当时只有法家思想才能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同时代的西方的柏拉图也是一样,其提倡的思想与当时的变动社会不相适应,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甲主张“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即顺应自然,符合道家观点,乙强调身份、地位,体现了儒家的礼;丙强调简单朴素,符合墨家的节俭;丁强调制度规定和统一性,符合法家法治思想。因此甲乙丙丁分别代表道儒墨法思想。B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这句话的观点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说的是董仲舒认为民性本善,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说的是君权天授,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特别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深远。故选B。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C和D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治学问的方法问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皇权至上
B.君权神授
C.天赋人权
D.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的信息明显体现君权来自上天的思想,属于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