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用楷书抄写《论语》 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带朋友去看京剧?④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③
C.④
D.全部无法实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限定词“春秋战国时期“,楷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孔子编订的《诗经》,因此选C,
点评:本题可用范围关键词排除法所谓范围关键词排除法,就是指题干确定了某一个范围(如时间、地点、人物、领域等),由此便排除了与此范围以外的题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造成这些弱点的原因何在?
(2)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
(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在外来刺激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条件下开始的,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投资规模小、发展畸形,重工业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
首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且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次,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从轻工业起步,列强掠夺中国的矿产,更使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再次,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带有严重的半殖民地色彩,不仅在资金、技术上有严重的依赖性,而且大多数为外国资本服务,依赖外国的市场。故而民族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2)决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八大: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重申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是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3)在充分认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中共制定了一五计划,工业化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主要是中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山东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第一年
| 26.6
| 32.1
| 41.3
|
第二年
| 27.2
| 34.3
| 38.5
|
第三年
| 28.8
| 36.7
|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一是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情况综合比较各项,最可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马上分享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