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A.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有所改观
B.工业中心由东南沿海向北发展
C.出现了中国经济的明显半殖民地化
D.战后经济在外资打击下萎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半殖民地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参考答案:特点:并非单纯的政府间合作,而是建立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各国生产;合作的范围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多个领域。(4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西欧经济的繁荣。新的合作机制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为以后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6分)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可以得出西欧经济的合作特点是:并非单纯的政府间合作,而是建立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各国生产;合作的范围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多个领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可知欧洲的联合推动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西欧经济的繁荣。新的合作机制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为以后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早期发明的白炽灯,它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贝尔
D.莱特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白炽灯的发明者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所以答案选B,A项改良了蒸汽机提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动力机械,C项最先发明了电报, D莱特兄弟最先制造出了飞机并成功试飞。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明显不同,其实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共发生国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各部相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这同时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极大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主要要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新生物科技等,他们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
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有利于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使得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③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开教育近代化的先河;④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使得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基地。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其外部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欧洲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审题“外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是内因,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