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判断题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说:“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就曾经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国现代化进程当时倒退了20年左右;第二次是……中国现代化在那个时候出现极其重大倒退。”第二次倒退是指?
[? ]
A.1950—1956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8年
3、判断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以来长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制度的是()
A.所有自治区域都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利
B.我国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C.在民族区域自治区内,各当地政权机关都是由少数民族代表组成
D.各自治区内的少数民族都有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4、判断题 透过谣言也可了解历史。1950年的中国被卷入各种谣言的围攻之中:“要变天了,国民党要回来了。”“天安门的石狮,在李闯王时就流过泪,天下没长久,如今又掉了泪。共产党也长不了。”“世界四十二个国家打苏联和中国。”这些谣言反映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是( ? )
①“冷战”兴起,两大阵营对立?②新政权得不到广大人民支持?③巩固政权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④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