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黄宗羲“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
乙:董仲舒:“大一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丙: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主张人不分高低贵贱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最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B项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C项是孔子“仁”的思想;D项“述而不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信而好古”——相信并爱好古代的物事。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严重的生态危机已经使人们觉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正日益成为人类的共识。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人类生存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原因。(2分)建立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认识的基础上,人类的发展观逐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是怎样“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的?其改革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的?(2分)
参考答案:
(1)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没有注重保护环境。(2分)由单纯注重经济的发展到注重可持续发展。(3分)
(2)先农村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经济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体现:坚持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2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主要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受到破坏;第二问抓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对农村城市进行的改革措施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用,但根本着眼点都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文化建设高潮”。B项是在经济建设方面;C项是“文革”时期;D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因此只有A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