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为打破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 材料二 首届广交会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客商参加(来自港澳的采购商有1021位),出口商品以粮油、土特产、轻工等初级产品为主,仅有的八家国营外贸公司成交了约1800万美元。加上当年秋季的广交会,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占当年全国创汇的20%。
? 材料三 广交会创办至今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又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第86届广交会(1999年),机电产品成交量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目前,全世界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况。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最初创办广交会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首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判断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4、判断题 下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经济起飞于20世纪80年代初? ②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③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④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下图),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
③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