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要保障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记》
(1)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2分)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4分)
(2)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2分) 有何积极作用?(2分)
参考答案:(1)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历史渊源:源于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思想(2分)?影响: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分)
(2)体现:1787年宪法设计了分权制衡的机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2分)?积极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体制的出现。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C.中国参见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时间70年代和内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可以看出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A。B项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事件,和美国无关;C项是在1954年;D项是在1955年。
点评: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
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③④叙述都太绝对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中国和邻国边界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的“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首先成功实践于解决香港与澳门问题,所以D项符合题干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的背景都是世纪之交的救亡图存高潮。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