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放弃金本位制,实行有控制的通贷膨胀,同时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甚至推行诸如购金购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B.缓和社会矛盾,增加人民收入
C.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
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 “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
[? ]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谈话节目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国家促成这一状况的根本目的是
[? ]
A.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稳定
B.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换取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D.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政府从中获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的贫民;三是革新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毅然不顾强大的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就其主要倾向,按以上三个方面归类,并说明罗斯福政府赤字庞大的原因。(5分)
(2)参照下列答法,对材料二中的关键词作出简释。(不得摘抄原文)(2分)
“不应消灭”意指: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保护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营运”意指:
“改进和补充”意指:
(3)罗斯福新政实施时,曾有美国人说这是法西斯主义,也有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新政措施,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述。(5分)
参考答案:(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农业;救济工作类:成立专门机构,进行众多的公共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制定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2)“经济的营运”意指: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意指:国家行政力量强制干预经济。
(3)上述两个观点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乃至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控制,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未改变。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工人人数、规定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等内容,但这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且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束缚,并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政策。本题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原因、影响、评价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